特约记者:米广弘
古装传奇剧《藏海传》最近在国内外火热播出,这部剧所呈现的中式美学不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,也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近日,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同主办的《藏海传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。剧集总导演郑晓龙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,创作的核心应当立足文化,借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民族精神的符号,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现状,用文化的深度讲好中国故事。
电视剧《藏海传》剧照
精致的剧作不仅仅是娱乐消遣,更能催生出一种文化现象。随着剧情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观众主动在社交平台上对剧情进行分析、考证,甚至有不少人在剧情还未解开谜底之前便开始进行补充创作,仿佛在为角色与观众“揭示真相”。郑晓龙导演的另一部作品《甄嬛传》便是这一现象的最佳例证。自剧集播出十多年后,网上的“甄学家”们依然在享受其中的无穷乐趣。剧中情节前后环环相扣,细节处处成就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。“甄学家”们每次发现新线索时,都会笑称“大家对《甄嬛传》的开发才刚刚开始,不到1%”。郑晓龙也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只有将细节当作情节,并且让它经得起多次推敲,才能真正成为经典。”
展开剩余63%电视剧《甄嬛传》剧照
而《藏海传》的热播同样催生了大批“野生”编剧,从剧集开播到大结局,这些观众们持续不断地讨论剧情,甚至能为那些较为复杂、难以理解的逻辑漏洞找出自圆其说的解释。这得益于郑晓龙在《藏海传》中找到了“精密叙事”和“留白艺术”的微妙平衡,既让观众成为解谜者,又不至于迷失在复杂的剧情迷雾之中。正因如此,当观众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旁观者时,国产剧也因此开始向更为精细化的方向发展。
郑晓龙向《环球时报》特约记者坦言,《藏海传》在创作过程中有很多刻意设计,旨在让观众始终能够从男主角的视角出发,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一切。同时,《藏海传》的每一集都埋下了大量伏笔与悬念,直到最后一集才逐渐解答。正是这种安排让观众在解密剧情真相时获得极大的满足感。郑晓龙还透露,在文化呈现方面,《藏海传》的制作团队对堪舆文化及传统建筑技艺进行了系统整理与创新,以科学逻辑将其转化成文化看点,呈现给观众。
电视剧《藏海传》剧照
一部能够经得起观众逐帧考证的作品,才有可能成为经典。郑晓龙的秘诀便是“创造要有方法论”,从逻辑层面进行深度探讨,并且每个细节都不放过。“无论情节多么复杂,当细节做得扎实,观众自然会补充那些未揭示的部分。我的创作方法一直坚持现实主义,尽管《藏海传》是架空朝代的故事,但文化创作一定要扎根现实。我设定故事发生在明朝,因此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,复原了明朝的社会面貌和民生风貌,从底层百姓到顶层制度,进行深度剖析与创新表达。这不仅能为文化传播提供借鉴,也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故事的真实性。”郑晓龙如是说。
《藏海传》不仅延续了作品的生命周期,还促进了其海外传播,掀起了文化浪潮。中国的文化产品正逐步探索出“内容出海,合作制作”等新模式,向全球展示更为丰富立体的中国形象。
发布于:山东省顺阳网配资-现货配资网-配资平台实盘平台-加杠杆炒股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